溥儀,即愛新覺羅·溥儀,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,生於1906年2月7日,逝於1967年10月17日。他在出生時獲封為「愛新覺羅·溥儀」,被譽為「宣統皇帝」,是清朝第十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。 溥儀的童年與他的統治時期形成鮮明對比。他在兩歲時即登基為帝,成為清朝的最後一位君主。然而,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,清朝滅亡,年僅六歲的溥儀被迫退位,帝制正式終結。此後,他成為「宣統皇帝」的名義領有龍椅,實際上卻生活在紫禁城的角落。 溥儀的事業宮主星金星落二宮,合相疾厄宮主星太陽,太陽的光榮榮耀帶給他的身分地位,太陽跟獅子座都代表皇室貴族,但這顆太陽卻是兇宮主星,已經暗示他之後顛波的命運,其中金星也是子女宮主,暗示他在成長過程中是被當作中心一樣的呵護對待,但事業及子女宮主星的金星因為靠太陽太近形成被太陽焦傷,因為太陽的光線太耀眼,靠近的星體很難被觀測到,像是消失一樣,代表著溥儀之後的人生他所受到的榮華富貴可能只是曇花一現,無法為了自己的事業及身分地位做出主張成為魁儡,同時我們也知道溥儀一生有五位妻子但都沒有子嗣,子女宮主星被焦傷代表跟子女緣分淡薄。 溥儀晚年回憶錄《我的前半生》記錄了他從帝制到流亡歲月的經歷,成為理解中國歷史轉折的珍貴文獻。溥儀的晚年生活充滿曲折,他在中國的困境持續。在解放後,他回到北京,但由於其與日本的歷史聯繫,他受到政治批判和社會排斥。 1945年8月19日,溥儀、溥傑、嵯峨浩和其他親屬在 瀋陽東塔機場 乘坐日本關東軍飛機準備逃亡日本的時侯,被 蘇聯紅軍空降傘兵 逮捕 ,他被判處死刑,但由於種種原因,刑罰被改為無期徒刑。 1959年12月4日 中國政府考慮到他的協助,特赦溥儀並將其釋放。 1960年3月,溥儀被分配到 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 任職植物護理員和售票員, 1967年10月17日,溥儀因 腎癌 在北京反帝醫院(今 北京協和醫院 )病逝,終年62歲。 1945年當年太陽弧同時發生多個兇相,土星沖天頂、海王沖太陽、木星沖天王,兇星的沖相除了讓他的皇帝夢破滅之外,還讓他被捕入獄,1960年開始走法達運程的金星大運,金星是事業主星,他也因此擺脫囚犯的身分,前面提到這是他的事業主星並被太陽焦傷,這段時期還是充分顯現出他的身分地位受到破壞的情形,他在也不是皇宮貴族只是一般平民百姓,1967年命主星合相疾厄宮主星主開刀意外,同時健康宮主星被火星所刑。 他的歷史地位...